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涨油价别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事儿

涨油价别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事儿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1-04-11
  • 浏览量:556
【字体:
  从4月7日零时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00元和400元,全国平均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37元和0.34元。据媒体报道,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适时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有利于抑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
  相关部门几乎每次提高油价的时候,都会给几条理由。在这些理由中,我们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信息:从开始的成本说,到后来的抑制消费论,如今连'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用上了,可谓顺应局势、与时俱进。
  初看相关部门给出的理由,似乎都挺有道理,然而细加分析却又不难发现其中的某种谬误。成本说显然已经被石油企业每年公布的业绩报告中那巨额的净利润一举戳破,于是抑制消费论被提出。然而纠结的是,作为生产、生活的必耗材料和汽车燃料的石油产品,其也许没有消费上限,但至少是有消费下限的。当达到消费临界点时,提价显然无益于抑制消费。道理很简单,当面临生产、生活和出行必须时,人们只能、也只有选择高价。
  此次的汽、柴油涨价中,相关部门抛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理由,实在是让人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汽、柴油涨价怎么就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挂上了钩?如果是用涨价吓退消费,转变人们对石油产品的依赖,似乎也可以说得通。然而如此操作,在国家发展的目前阶段,在可替代石油的产品并未出现或者普及的情况下,是否有点过急?离了石油,企业拿什么生产,汽车用什么作燃料?国家经济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
  其实,涨价不过是相关部门和石油企业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甚至不愿意顾念民生之艰的无良表现。汽、柴油涨价,打着成本上涨旗号可以理解,拉着抑制消费说辞勉强接受,然而,若硬是扯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逐利的挡箭牌,是不是有点贻笑大方了?

相关文章